一治周身忽现红片如云,不热不渴。利不止,厥逆无脉,干呕烦者,此方主之。
盖肺金之气,夜卧则归藏于肾水之中,肺名娇脏,畏寒畏热,肾中有火,则金畏火刑而不敢归;肾中无火,则水冷金寒而不敢归,或为喘胀,为哕咳,为不寐,为不食,累累若丧家之狗,惟收敛之仅似有理,然不得其门,从何而入。其论五郁曰∶东方先生木,木者生生之气,即火气也;火附木中,木郁则火亦郁矣,火郁则土自郁,土郁则金郁,金郁则水郁,五行相因,自然之理也。
故水病下为肿大腹,上为喘呼不得卧者。此方君一臣一,制小其服者,肝邪未盛也;前方证邪盛矣,故用龙、荟诸药以平之。
消渴证不交,而火偏盛也;水气证不交,而水偏盛也;干始坤成,至其交合变化之用,则水火二气也。亦有引脐腹绞痛者。
经曰∶卧则血归于肝。则虚实之辨,若天渊矣,明者幸求之证焉。
自利渴者为热,不渴者为寒,喜呕、腹痛、便溏,皆虚寒所致;寒彻于外;则手足厥冷拘急;寒凝于中,则结胸、泄泻、吐蛔。每服生姜陈细茶。